小程序美工 秘密军事行动的基本原则:印度 1971 年经验教训

发布日期:2024-07-12 09:37    点击次数:146

小程序美工 秘密军事行动的基本原则:印度 1971 年经验教训

网络研究观最新内容

网络研究观:网络犯罪简报

美国 34.5 万亿美元的国债正在酝酿一场危机

一切都是为了钱:双方如此渴望在乌克兰取胜的原因有数万亿个

1971 年印度秘密行动的成功导致孟加拉国解放,在印度的安全意识中具有传奇性的地位。

本文重述了 1971 年 1 月至 12 月印度在东巴基斯坦的秘密行动的故事。

它为成功的秘密行动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和原则,这些规则和原则至今仍然适用。

其中包括需要一种秘密行动文化来指导专门机构的发展、客观情报评估的制定以及适当的行动管理。

俾路支叛乱是巴基斯坦的严重关切。自 1970 年以来,由于俾路支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叛乱势头强劲。本文提请关注印度在东巴基斯坦的秘密行动的成功,导致了 1971 年孟加拉国的成立。

目前,公共领域很少有文献关注印度 1971 年秘密行动的策划和实施。可以肯定的是,已经有学者从各个角度对 1971 年战争进行了研究——例如从国际外交史、然而,缺乏专门针对印度 1971 年秘密行动的策划和实施的叙述,无法对事件发生半个世纪以来的情况进行反思和分析。

印度决定干预东巴基斯坦,是因为该地区在 1970 年开始出现政治动荡。巴基斯坦大选中,谢赫·穆吉布·拉赫曼领导的东巴基斯坦人民联盟以绝对多数成为主要政党,而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则在西巴基斯坦获得多数席位。在戒严令下,巴基斯坦由当时的军事首领叶海亚·汗将军统治。叶海亚拒绝将权力移交给穆吉布,导致东巴基斯坦民众骚乱。

孟加拉民众起义反抗军事领导层,并得到了巴基斯坦军队孟加拉分支——东孟加拉军团和东巴基斯坦步枪队——的支持。1971 年 3 月,危机进一步升级,巴基斯坦军队于 3 月 25 日发动“探照灯行动”镇压抗议者,从而在印度邻国引发大规模难民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决定在东巴基斯坦开始秘密行动。

本文重述了孟加拉国解放前印度在东巴基斯坦的秘密行动。本文旨在深入了解成功秘密行动的基本规则和原则,以告知和促进公众对这一鲜为人知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领域的讨论。本文基于印度和英国解密文件以及已出版的一手和二手资料。

叙述分为三个阶段,行动是在 1971 年 1 月至 12 月之间计划和执行的,即 12 月 3 日战争开始之前。它没有探讨战争期间为支持印度军队的战争努力而进行的秘密行动,而是将观察范围限制在为战争奠定基础的和平时期的秘密行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概述了 1971 年吸取的主要教训,并强调了至今仍然适用的秘密行动原则。

制定秘密行动政策第一阶段:1971 年 1 月至 3 月

印度对东巴基斯坦的关注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当时印度对克什米尔和东北部叛乱组织的秘密支持作出了回应。印度情报机构与孟加拉爱国者建立了联系,培养了学生领袖,为他们建立了安全屋,并大规模为他们提供了宣传材料。

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并不像西巴基斯坦人那样痴迷于克什米尔和印度的威胁。

2. 孟加拉人渴望恢复与印度的贸易关系——这种关系在 1965 年印巴战争后被中断。

3. 人民联盟的世俗观点可能会缓解社区紧张局势并阻止印度教徒的迁移。

4. 如果人民联盟掌权,可能会停止资助印度叛乱组织。

画册设计

事实上,4 月初,巴基斯坦国民议会人民联盟的一名资深成员向印度人表示,他的政党是“反对共产主义的堡垒”;并认为“两国理论已经死亡”(这一教派论点导致了 1947 年巴基斯坦的成立);因此,“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将解决(印度的)许多问题,顺便说一句,它也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该消息来源还向印度保证,他们不会鼓励印度叛乱组织跨越边境制造麻烦。

但与此同时小程序美工,也有理由考虑拒绝支持东巴基斯坦的分裂主义运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独立的孟加拉国可能会落入亲中国的控制,更糟的是,他们会要求通过分离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来建立统一的孟加拉邦。虽然文中提到叶海亚·汗可能会面临来自“强硬派”的压力,要求他针对印度采取行动,但文章认为巴基斯坦与印度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相当小”。

1 月中旬的评估指出,巴基斯坦当时针对印度的主要战略是将武装分子渗透到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目的是进行颠覆和破坏任务。它指出,巴基斯坦的努力将是“促进人民起义,防止骚乱平息”。实际上,“查谟和克什米尔局势的发展和巴基斯坦政治事件的趋势,将对 1971 年巴基斯坦对印度的军事威胁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当时印度的担忧不是东巴基斯坦,而是东巴基斯坦局势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安全局势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此评估的背景下,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印度得以发动首次秘密行动,而这一行动却对东巴基斯坦局势产生了影响。1970 年 7 月,印度反间谍机构情报局 (IB) 收到了有关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劫持斯利那加航班的计划的信息。负责执行该行动的组织是民族解放阵线 (NLF),其主要成员是哈希姆·库雷希。1 月初,库雷希在试图潜入印度时被边境安全部队 (BSF) 逮捕。此后,R&AW 和 BSF 决定进行一项行动,其既定目标是揭露巴基斯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支持的恐怖主义,并评估谢赫·穆吉布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而不是对他进行审判。总理甘地批准了这次秘密行动,这与印度在外交政策行为中偏向透明和外交的做法大相径庭。

为了避免引起怀疑,库雷希假扮为印度边防安全部队副督察,并躲避一直想调查他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刑事调查局的追捕。

这一事件首次显著表明了独立后的印度对秘密行动在外交政策中的作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它也消除了新德里对人民联盟及其领导层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意图的疑虑。这将在 1971 年 3 月孟加拉危机恶化时产生重要影响。R&AW 收到消息称,穆吉布感到无能为力,正认真考虑分裂国家。

然而,高提醒委员会注意,巴基斯坦军队不可能“粉碎解放运动”。

尽管委员会会议上的大多数人建议谨慎行事,但 3 月底发生的事件让新德里确信需要采取一些行动。随着难民和一些人民联盟领导人涌入印度,新德里决定向孟加拉叛军提供最低限度的秘密援助,包括武器、弹药、通讯设备、后勤支持、食品和药品。孟加拉人被允许在德里建立一个联络单位,在加尔各答建立一个办事处,并在边境附近建立一个“解放区”。监督和协调的总体权力掌握在 R&AW 手中,而执行机构是 BSF。印度陆军预计将在需要时发挥支持作用,但鉴于“保密”的重要性,行动尽可能限制在 R&AW 和 BSF 范围内。从这里开始了印度秘密行动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显然侧重于关注印度和东巴基斯坦正在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

秘密行动第二阶段的实施:1971 年 3 月至 8 月

4 月 11 日,印度宣布成立解放军(印地语为Mukti Fauj );其骨干主要来自东孟加拉军团和东巴基斯坦步枪队,这些部队的官兵在了解到“探照灯行动”后,大规模发动了兵变。随后,4 月 17 日,孟加拉国政府在穆吉布纳加尔宣布成立。 这个想法只是为了让斗争持续 6 到 8 个月,让巴基斯坦军队觉得难以忍受。

此时,正式承认孟加拉国的可能性被排除在外,原因有二。首先,由于东巴基斯坦境内没有叛军控制的领土,承认孟加拉国被认为毫无意义。其次,承认孟加拉国可能会“带来虚假的希望”,认为印度武装部队会公开干预,而新德里当时还没有考虑这一点。因此,在这一阶段,秘密行动是由游击战术逻辑和持续不断的宣传攻势推动的。

游击战和心理战这两项战略将同时实施。这样做的原因是印度政府意识到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等待和观望”的态度。因此,印度需要揭露巴基斯坦军队给孟加拉人带来的磨难的本质;将其与印度的难民危机联系起来,同时表达希望难民安全返回的愿望;最后,证明游击行动是为了实现前一个目标。

R&AW 的心理战部门,即信息部,带头向全世界揭露针对孟加拉人犯下的暴行。因此,心理战已经开始认真进行,R&AW 寻求以同样高的效率进行这些行动。

与此同时,游击行动的进展不如宣传行动,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孟加拉人的愿望与印度的目标不一致。其次,以前属于巴基斯坦军队的孟加拉人的作战文化与印度军队的作战文化相冲突。最后,孟加拉阵营内部存在分歧,印度人出于长远利益考虑试图利用这种分歧。以下段落将依次讨论这些因素。

4 月,当孟加拉解放军开始接受初步训练时,边防安全部队无法提供足够的援助。有人抱怨所提供武器的质量。在边防安全部队提供作战援助的情况下,孟加拉解放军在东巴基斯坦境内发动袭击的能力仍然非常有限。人们还发现,边防安全部队的行动方式自相矛盾——在某些情况下提供火力支援,而在其他情况下解除游击队的武装,因为人们似乎明显担心边防安全部队的疏忽行为。此时,R&AW 报道称,孟加拉解放军正在失去与巴基斯坦军队的优势。这迫使甘地总理于 4 月 22 日将作战控制权从边防安全部队移交给印度陆军东部司令部。

5 月 1 日,东部司令部总部接到的作战指令是维持游击战,旨在逐步摧毁巴基斯坦军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的士气和进攻能力。印度军队的计划设想建立一支组织良好、装备精良的游击队,由 20,000 名战士组成,并可逐步扩充至 100,000 人。

尽管存在这些限制,宣传机器仍保持着强大的解放军能够有效对抗巴基斯坦军队的形象。7 月,报道这些行动的国内外媒体向英国高级委员会报告称,“解放军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并认为“更好的组织、更好的训练、更好的装备、更好的当地人合作和士气”是其原因。这样做是为了让世界相信印度确保难民安全返回的决心,也是为了平息印度媒体和公众一再要求采取行动的情绪。

游击战成绩不佳还有其他原因,这源于孟加拉国政府和解放军的成分不一。其中最主要的是流亡政府总理塔久丁·艾哈迈德和穆吉布·拉赫曼的侄子谢赫·法兹鲁尔·哈克·莫尼之间的分歧。后者领导的团体被称为哈利法,他们声称他们是穆吉布真正选择的领导人。他们鄙视塔久丁和英迪拉·甘地的顾问,认为他们是亲莫斯科的。

第二组分歧发生在政治领导层与现组成孟加拉解放军的前东巴基斯坦士兵之间。士兵们常常认为政治领导层没有充分满足他们的要求。

印度解放军内部的最后一个分歧是政教分歧。一方面,新德里青睐印度教徒,另一方面,伊斯兰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构成了安全威胁。英国高级委员会 8 月初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训练营中某些志愿者提供的信息,训练营中有大约 42,000 名印度教徒,没有穆斯林。此外,在筛选志愿者时,左翼候选人被拒绝。共产主义威胁是新德里的主要担忧,因为印度东部地区与东巴基斯坦相邻,印度毛派/纳萨尔派暴力活动不断升级。

共产党在火力上压倒了解放军,这显然无助于印度的事业。

因此,在秘密行动政策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新德里的有限目标和孟加拉国领导层内部的分歧共同导致其对巴基斯坦军队影响不大。真正的转变发生在 1971 年 8 月以后,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反过来又改变了印度的目标。

秘密行动第三阶段:1971 年 8 月至 12 月

8 月份发生了重大变化,迫使新德里更加迅速地解决上述所有问题。首先,叶海亚政府宣布审判谢赫·穆吉布,东巴基斯坦恢复和平的前景变得不可能。这意味着印度无法维持其有限的目标,即在试图建立有利的国际舆论的同时,继续维持叛乱。在此之前,国际舆论一直支持印度,但它对各自政府在阻止叶海亚进一步犯下暴行方面的作用有限。

此外,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上个月秘密访问中国,以及美巴中轴心的形成,严重威胁到印度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新德里意识到,美国人正积极挑拨人民联盟内部不和,而不是遏制叶海亚。尽管印度试图通过积极鼓励美国人与人民联盟领导层接触来抵消这种影响,但人们发现,美国人只热衷于与反对塔久丁领导地位的个人接触,比如孔德卡尔·穆什塔克。在这些事态发展的背景下,新德里决定调整其秘密行动的方式。

从 4 月初开始,达尔就一直是秘密行动以支持孟加拉叛乱的坚定倡导者。达尔是甘地总理亲自挑选的驻苏联大使,后来在缔结印苏友好条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月 4 日,达尔在莫斯科的印度大使馆写信给新德里说:

“我们的主要和唯一目标应该是确保东巴基斯坦的沼泽和泥潭吞噬西巴基斯坦所能聚集的军事潜力……在不久的将来,西巴基斯坦的势力将在东孟加拉找到他们的奠边府。这将使我们摆脱巴基斯坦一直对我们的安全构成的直接威胁,同时也是中国心甘情愿和顺从的工具……

到 8 月,R&AW 确信孟加拉国独立在即,这是印度应对巴基斯坦和中国安全威胁的唯一选择。R&AW 加尔各答站站长班纳吉呼应了达尔的话,向他的实地官员介绍了组织东巴基斯坦游击斗争的必要性,目的是分裂巴基斯坦,建立一个“友好、世俗的亲印度国家”。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减轻行动第二阶段所观察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新德里任命达尔为外交部政策规划委员会主席和孟加拉国行动的总监督员。达尔立即着手纠正团体间竞争、供应链限制以及印度和孟加拉国军队之间缺乏协调所带来的挑战。

首先,孟加拉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解放军改名为孟加拉解放军,其成员不仅包括前孟加拉军官和士兵,还包括平民志愿者。将名称从“fauj”改为“bahini”是为了达到心理目的。前者源于乌尔都语,而后者是孟加拉语。鉴于向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强行灌输乌尔都语是解放斗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将名称从孟加拉解放军改为孟加拉解放军意义重大。

解放军中的前 EPR 和 EBR 干部被称为正规军或 Niyomito Bahini,而自由战士则被归类为 Gano Bahini,不受前者的军事规则约束。整个游击队被分为三组——“行动组”用于直接对敌人进行游击行动;“情报小组”用于情报行动;“游击基地”用于通过宣传活动、安全屋和其他支持系统支持游击行动。到 7 月,印度每月训练 12,000 名游击队员。

9 月,新德里计划每月招募 20,000 名游击队员,到 12 月,解放军的兵力将超过 100,000 人。然而,仍然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解放军和穆斯林兄弟会之间的内斗。

达尔上台后,成功说服了穆吉布·巴希尼,使其不再怀疑达尔的亲莫斯科形象。然而,他与穆吉布·巴希尼和解放军的良好关系未能转化为两支战斗部队之间的合作。解放军领导层强烈认为,穆吉布·巴希尼训练有素,并拥有作战自主权。至少就训练和装备而言,解放军的看法并非完全没有根据。穆吉布·巴希尼拥有约 10,000 名游击队员,由 R&AW 的秘密行动组织训练。因此,解放军不赞成由此产生的权力差距。为了弥补这种不平衡,达尔在总理的批准下指示解放军与解放军合作。达尔还允许解放军招募左翼学生,以增强其战斗力。

与此同时,新德里进一步加强了其宣传活动。一位著名的孟加拉裔印度音乐家潘迪特·拉维·香卡 (Pandit Ravi Shankar) 对进入印度的难民数量及其恶劣的生活条件深感不安。香卡向朋友兼披头士乐队吉他手乔治·哈里森寻求帮助,组织一场国际宣传音乐会。哈里森看到了这个机会,既可以提高国际知名度,又可以为人道主义救济筹集资金。因此,他邀请了鲍勃·迪伦 (Bob Dylan) 和琼·贝兹 (Joan Baez) 等其他著名音乐家,于 8 月在纽约举办了一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大获成功,筹集了约 25 万美元捐款,远远高于拉维·香卡和哈里森所争取的 2 万美元。除了筹集资金外,这些歌曲的宣传效果也非常巨大。歌词充满政治色彩,通过使用“孟加拉国”一词而不是“东巴基斯坦”来为独立辩护,这些歌曲的副本销量巨大。

印度只需要补充这些关心此事的公民的独立努力。纪录片开始在世界各地出现,重点关注东巴基斯坦的恐怖事件,而国际电台则播放了为孟加拉国创作的歌曲。印度情报部门截获了巴基斯坦信息和国家事务部对外宣传部门(心理战小组)的录音,指出由于纪录片“明显的反巴基斯坦倾向”,伊斯兰堡内部陷入了困境。鉴于西方政府对印度的看法不利,新德里认为此类宣传行动是吸引和维持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舆论的必要手段。

到 10 月初,网店装修印度的目标经过修改并最终确定:“协助孟加拉解放军解放孟加拉国的一部分,并将难民送往孟加拉国政府统治下生活。” 印度的秘密行动现在开始得到公开军事行动的补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时公开军事行动被要求保密,而对解放军的秘密援助却被公之于众。整个 10 月,印度军队的任务是占领东巴基斯坦的重要地区,这些地区随后将协助全面的军事干预。

为了防止局势升级,解放军发动攻势,印度陆军只提供炮火和有限的兵力。被占领的领土也由解放军把守,而印度军队则撤退到边境后方。英迪拉·甘地希望和平解决争端(如果有的话),并避免国际上对印度的谴责,因此必须对印度军队的参与保密。新德里采取行动的逻辑是,印度秘密援助游击队支持国际上可持续的叙述,而公开的军事行动会因加剧局势而招致批评。

到了 11 月的第三周,形势开始恶化,印度军队的行动规模也大幅扩大。11 月 19 日,两军在杰索尔地区的博伊拉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到 11 月 21 日,印度军队成功占领了东巴基斯坦境内的战略要地加里布布尔。尽管三天后,甘地总理告诉印度议会,印度军队并未越过边界,但行动的规模和强度无法长期保密。因此,11 月的最后一周,印度决定在 12 月 4 日发动全面进攻。然而,新德里预计加里布布尔战役将迫使巴基斯坦打开西部战线,以减轻东部的压力。甘地总理的秘书 PN Dhar 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叶海亚将被指责为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无论如何,R&AW 报道称,巴基斯坦将在印度的 D 日之前对西部战线发动空袭。

12 月 3 日,巴基斯坦空军袭击了西线多处印度空军基地。这些行动旨在先发制人,削弱印度空军的战斗能力。然而,由于事先得到警告,印度空军处于戒备状态,而巴基斯坦发动先发制人打击的事实为新德里提供了开战借口。

成功秘密行动的教训

以下段落概述了至今仍然适用的秘密行动的八项基本规则和原则。

秘密行动文化

1971 年秘密行动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并非在于这一事件本身,而在于 1962 年中印战争之后印度战略文化的重大转变,更重要的是,自 60 年代末开始,在总理英迪拉·甘地的领导下。在 50 年代,印度有充足的机会在西藏试验和磨练其秘密行动的技能。然而,当时现有的国家安全观念并不支持秘密行动,正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承诺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所强调的那样。直到 1962 年中印冲突失败后,秘密行动才开始进入印度的安全考量,并在此后几十年一直如此。

强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于,秘密行动所需的机构的长期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见下一小节)。如果没有国家安全理论来为政策提供方向并促进专门机构的发展,事件总是会超越决策。

1971 年,由于缺乏明确的国家安全战略,受过尼赫鲁哲学训练的外交部建议不进行干预,尽管如此,由于当时的政治领导层在 1968 年 R&AW 成立之初就向其强调了在国家安全方面采取秘密行动的必要性,因此该机构有空间支持采取此类政策来应对东巴基斯坦不断发展的危机。

尽管 1962 年和 1965 年战争的意外事件促使印度成立了专门的对外情报机构 R&AW,但甘地总理的行政命令要求该机构在印度邻国首都保持影响力。为此,政治行动和宣传行动已成为新成立机构的核心活动。然而,鉴于这项总理指令的临时性质,秘密行动从未融入印度既定的国家安全战略,导致其在 90 年代逐渐衰落。

秘密行动机构

如上所述,强大的国家安全文化是指导秘密行动专门机构发展和维持的指导原则。一般而言,公众认为,R&AW 作为印度专门的对外情报机构,负责开展秘密行动。虽然部分准确,但并不完全正确。1971 年,尽管 R&AW、BSF 和印度陆军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还有其他机构,如特别服务局 (SSB) 和特别边境部队 (SFF),在秘密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SSB 的贡献对于上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行动的开展和成功尤为关键。SSB 负责开展情报、反情报和破坏行动,其既定目标是“破坏和削弱敌人”。

该机构是在 1962 年战争后在英国特别空勤团 (SAS) 的支持下专门成立的,作为秘密行动机构,提供第一道防线。该机构由边境地区的村民组成,他们在情报行动和秘密行动中的服务被认为非常有价值,以至于 SSB 在后来的几年里扩展到几乎所有边境州,成为印度的第一道防线。

显然,由于缺乏连贯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具体机构的职责章程,国家安全局成为了下意识改革的牺牲品。国家安全局在 1971 年执行印度秘密行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凸显了为秘密行动保留专门机构的重要性。然而,只有满足了制定国家安全战略这一基本条件,才能充分满足对机构的这种渴望。

适当的咨询渠道

秘密行动本身就充满风险,因此需要妥善管理。1971 年的事件在这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因为它是由英迪拉·甘地这样一位能干的领导人领导的。更重要的是,这项政策是经过协商和审议后制定的。在她的顾问中,总理秘书处 (PMS) 负责人 PN 哈克萨尔 (PN Haksar) 可能是最具影响力的。哈克萨尔在将 PMS 发展为智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政府内部和外部汲取分析和政策建议。外交政策决定也是在与外交大臣 TN 考尔 (TN Kaul)、研究和分析中心负责人 RN Kao、内阁秘书 T. 斯瓦米纳坦 (T. Swaminathan) 和国防部长 KB 拉尔 (KB Lall) 协商后做出的。

如今,“政府外部”的建议不必局限于少数个人,而需要由一些专门研究地区和国际关系的智库和学者提供。有了国家安全战略,学者和智库将更有能力提供客观的长期分析,而不是像媒体出版物那样发表辩论性文章。

1971 年事件的成功也可以看作是印度安全史上的一次异常,因为联合情报委员会 (JIC) 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停摆状态。JIC 最初隶属于参谋长委员会 (COSC),后来转移到总理办公室 (PMO),旨在充当全源情报评估机构。然而,在印度的情报文化中,情报和安全官僚机构的作用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领导层的实力和与决策者的接触机会,而 JIC 很少满足这些条件。因此,情报咨询往往是几个报告机构之间的竞争,而不是 JIC 产生的共识产品。

如今,政府可用的咨询渠道的效率似乎并不明确。卡吉尔战争之后,政府实施了多项改革,以发展政府的咨询渠道。其中最关键的是加强新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 (NSC),并设立秘书处 (NSCS) 为其提供服务。这是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系统借鉴而来的想法。然而,有人指出,国家安全委员会“对政府运作还不是不可或缺的”,印度缺乏“协调机制和审议传统”。

客观评估指导行动

英迪拉·甘地总理创建 R&AW 本身就是为了确保公正、客观的评估能够传达给总理。然而,人们意识到依赖单一渠道进行评估是错误的。在这方面,可以回想一下,在行动的第一阶段,Kao 是秘密行动的最强烈倡导者,而其他部长则倾向于谨慎行事,因为缺乏关于穆吉布致力于分裂的令人信服的证据。

即便现在,涉及秘密行动甚至公开军事行动的高风险国家安全政策也会带来高额选举红利,因此可能会导致确认偏差。因此,保持分析的客观性很重要,政策决策必须以协商程序为依据。因此,在 1971 年秘密行动的初始阶段,印度并没有以解放为目标。直到第三阶段,情况的变化才促使人们更加坚定地走向解放。

将 1971 年的成功与 80 年代后半期印度秘密干预斯里兰卡的灾难性后果进行比较,基于现实情况的客观评估指导政策的重要性就变得显而易见。1971 年的秘密行动是在意识到现有现实的情况下有目的地展开的,而印度在斯里兰卡的秘密行动则是为了在科伦坡和泰米尔叛军组织之间建立和平而强制执行的。结果是达成了一项不切实际的和平协议,导致内战加剧,并于 1991 年导致拉吉夫·甘地遇刺。因此,在制定了国家安全战略并建立了机构和机制后,每一项秘密行动都必须基于对形势的客观评估,而不是被迫追求期望的结果。

对合作伙伴进行明确的政治评估

虽然这个因素看起来显而易见且直截了当,但历史上有很多秘密行动由于对合作伙伴的政治议程评估不准确而失败。最好的例子是美国在苏联-阿富汗战争期间与伊斯兰主义者合作。对圣战者的有限评估无疑让美国人知道了他们的反共产主义立场。然而,不完整的评估蒙蔽了人们的双眼,让他们看不清伊斯兰主义所构成的威胁。1971 年秘密行动的真正和持久成功在于印度对人民联盟及其几位主要成员的意图进行了彻底评估。

1971 年 1 月劫机事件的策划目的显然是为了了解穆吉布对印度的意图。与美国对圣战者的片面评估相反,印度不仅评估了穆吉布对西巴基斯坦的敌意,还评估了他对印度面临的关键国家安全问题的看法,例如克什米尔问题和孟加拉国的世俗主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个因素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能促成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的长期和平与接触。

叛军的行动控制

准军事行动被认为是秘密行动中最敏感的方面,因此尤其需要妥善管理。能力太弱的叛军很容易灭亡或转向其他国际伙伴。同时,如果权力过大且管理不善,叛军可能会发展出与支持者背道而驰的独立目标。1971 年事件仍然是成功保持叛军作战控制的典范。更详细的研究肯定会揭露管理不善的例子。但是,印度情报和安全机构实施的全面制衡确保了解放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威胁到印度的战略目标。解放军的成立和质量增强就是一个例子。

与随后十年印度在斯里兰卡的秘密行动相比,对叛军行动控制不足的危险显而易见。尽管 R&AW 从经验中知道在泰米尔叛军之间保持某种形式的平衡的重要性,但到 1987 年,韦卢皮莱·普拉巴卡兰领导的猛虎解放组织比其他组织的能力要强得多。这种疏忽的后果在印度维和部队 (IPKF) 部署到斯里兰卡后变得显而易见。IPKF 和 R&AW 随后试图匆忙组建一个名为泰米尔国民军 (TNA) 的对手组织,然而,IPKF 撤离后不久,该组织就解体了。

因此,必须持续监控叛军的意图和能力,以使其与赞助者的目标保持一致,或将其偏离目标的程度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1971 年,这要归功于 R&AW 联合主任 PN Banerjee 的管理技能,他与孟加拉叛军有着良好的文化联系,并深受新德里的信任和信赖。今天,需要对制定和管理秘密准军事行动赞助的案例研究和审议。尽管如此,西方学术界已经充分证实了从长期政策角度来看,赞助的重要性。

宣传行动补充准军事行动

选择隐蔽手段本身就表明了对国际社会对所采取的行动计划的反应的内在关注。因此,除了避免国际批评之外,树立有利的国际舆论也至关重要。当涉及隐蔽的准军事行动时,这始终是一个挑战。因此,一些研究隐蔽行动的国际学者认为隐蔽的准军事活动是“敏感的”、“有争议的”、“非法的”和“适得其反的”。

1971 年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对叛军的出色控制,还归功于一场宣传运动,这场运动既维持了东巴基斯坦孟加拉人的士气,也塑造了国际舆论。根据时间和背景,这有时需要强调孟加拉人的困难和印度的难民状况,而在其他地方,则需要以正面的眼光来描绘叛军。例如,1971 年 5 月,印度外交部秘密协助孟加拉国流亡政府制作宣传孟加拉种族灭绝的小册子,并在世界各地传播。与此同时,印度总理和其他几位内阁部长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向各国通报印度的难民危机。

鉴于美国站在巴基斯坦一边,这些外交之旅收获了许多同情,但在经济援助和对巴基斯坦施压以结束种族灭绝方面收效甚微。此类宣传和外交努力对于维持东巴基斯坦的秘密行动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信息作战的媒介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基本原则却没有改变。秘密行动的策划者需要特别关注心理层面,以确保秘密行动的成功。

对保密作用的批判性评价

“隐蔽”行动与“秘密”活动同义,却需要特别提及保密性,这似乎有些奇怪。然而,考虑到隐蔽行动只是实现政策目的的一种手段,有必要了解所需的保密程度因目标而异。正如上文对第二阶段隐蔽行动的回忆所揭示的那样,印度曾积极向国内外媒体公开训练设施,以向国际社会传达决心。但也有一些情况是印度政府不得不宣称游击战完全由孟加拉人自己维持。

例如,7 月,当孟加拉解放军需要武器时,印度只协助从比利时运送武器,而这些武器是由孟加拉流亡者购买的。这使得印度总理能够通过声称孟加拉人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来转移国际社会对印度支持游击运动的质疑。因此,虽然保密很重要,可否认性在秘密行动中必不可少,但保密不一定是绝对的。必须仔细校准,以避免负面影响并获得积极效益。

适当保持秘密性和可否认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沙文主义的公众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考虑到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 对秘密行动的风险,一些学者得出结论,“冷战式的秘密行动很可能成为过去。” ICT 的引入肯定影响了秘密行动的手段和方法。然而,它对政策制定者的实用性和吸引力仍然很高。尽管如此,要成功进行秘密行动,谨慎管理和规范使用秘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保护重要信息方面,强大的反间谍机制是不可避免的。

1971 年,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和武装部队的反间谍部门在围捕巴基斯坦间谍和保护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有精心策划的泄密行为,以获得心理优势,但 1971 年 11 月发生的无管制泄密事件,让当时正在世界各地寻求国际支持的甘地总理感到尴尬。因此,信息安全以及管制的保密工作对于成功的秘密行动至关重要。

观察印度在处理斯里兰卡危机时遇到的麻烦,可以进一步强调这一点。1985-87 年间,两名掌握政府绝密文件的关键人物一直在为西方国家从事间谍活动,这导致斯里兰卡在与印度的谈判中的地位得到加强。在政府中拥有人脉的商人 Coomar Narain 和 R&AW 马德拉斯站站长 KV Unnikrishnan 分别向法国人和美国人泄露了信息,这些信息传到了科伦坡。直到印度反间谍部门抓住了这些特工后,印度的谈判地位才有所改善。

本文参考了多种资料,重现了战争爆发前 1971 年 1 月至 12 月印度在巴基斯坦秘密行动的计划和实施情况。印度秘密行动计划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些个人和组织在计划、组织和执行秘密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包括职业外交官、情报和安全官员、来自东巴基斯坦的前孟加拉士兵、孟加拉自由战士以及出于对孟加拉事业的关心而行动的独立公民。总的来说,在这段时间里,在严密的监督和监督下,印度实施了宣传和游击行动相结合的行动。

1971 年的秘密行动叙述让我们反思了成功的秘密行动项目的基本原则。在此过程中,本文总结了八条关键规则和原则,这些规则和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成功实施秘密行动。这些规则绝不是详尽无遗的。事实上,根据手头的案件,准备抵抗的场地和人员将是一个因素。许多这样的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案件仔细审查。

本文旨在发起和促进围绕秘密行动作为政策工具的公开讨论。为此,它强调文化、机构和流程的战略层面变化必须促进基于对现有现实的客观评估的有目的的执行。这实质上是 1971 年成功秘密行动的基石小程序美工,至今仍然适用。

发布于:福建省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



Powered by 上海希音美工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23-2024 鄂ICP备2023020028号-1 武汉承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